網頁

熱門文章

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

[散文]探討恢復範文問題

隨著新高中制實行,中文科要達到等級3才符合入大學的要求,但面對新高中制不設範文的影響,本港學生的中文水平日益下降,有中文科老師支持重推範文,挽救本港學生的中文水平。

筆者認同要重推範文。雖然重推範文,有可能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情況再現,但筆者認為正確的文言文範文教學,是要求學生理解了、思考了、消化了,才來背誦和記憶;而在理解、思索、消化的過程中,誦讀以至背誦也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。就如一首詩詞、一首歌曲,如果多讀、多聽幾回,再細細品味其中的詞義和意境。讀古文,實質可以讓學生的素養得以提升,豐富他們的詞彙,不會使他們言之無物。孔子曾說:「不學詩,無以言,誦詩三百,使於四方」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
重推範文,能讓教師與學生有所依從,不用漫無目的唸其他篇章,對教師及學生來說會較實在。

 不過,我認為在選取篇章方面,宜多加心思,宜選擇一些切合現實社會思想的文章。譬如讀「出師表」,教學生認識「君臣之道」,諸葛亮苦口婆心的「臨表涕零、不知所言」,會不會有「造作滑稽」的反效果?「出師表」的價值觀已無太大的現實意義,中國傳統的「君臣之道」與今天全世界信奉的平等潮流背道而馳,因為今天的年輕人,已經志不在打工,一切以自己的意願為優先;老闆已經不可以像過去那樣指令下屬工作,只可以希望他們合作。

一些意境太高遠的文章,我認為對一批十七、八歲的學生也不適合,就如《岳陽樓記》,以及許多的唐詩宋詞,對山水景觀之歌頌,甚麼「長煙一空,皓月千里……漁歌互答」更加莫名其妙,在現實中毫無蹤影,一個十七、八歲的學生,未必能領會當中的意境,在缺乏共鳴感下,又怎會聽得進去﹖

文言文是中國文學的瑰寶,言簡意賅、字字珠璣,學好文言文、會背誦幾篇範文,寫出來的就會是明淨的中文。在學習文言文的同時,也是一門好好的道德教育課,如讀李密的《陳情表》,可以學到孝道,而盡孝道應該是人人應該知道及推崇的。在現今紛亂的社會,透過讀古文去學習德育也是一件美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